“黄河之水天上来”一句出自于李白的《将进酒》,原句:君不见,黄河之水天上来,奔流到海不复回。君不见,高堂明镜悲白发,朝如青丝暮成雪
“黄河之水天上来”一句出自于李白的《将进酒》,原句:君不见,黄河之水天上来,奔流到海不复回。君不见,高堂明镜悲白发,朝如青丝暮成雪。 可见这一句诗出资我国唐代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诗,因此,“黄河之水天上来”并不是真实存在的。但是这个事情需要放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去看待这个事情。
现代眼光来看,从三岁孩童到暮年老人,都不会认为“黄河之水天生来”是真的。得益于现代知识大爆炸,人们已经对世界地理都有了比较清晰的认知,黄河起源于西藏高原,水往低处流,受限于我国西高东低的地理环境,自西向东流入大海,因此有大河向东流的说法。当然,作为母亲河的黄河,也不会有人真的认为黄河之水天上来。
古人看待自然多带有一丝神秘色彩,古代生产力落后,技术不发达,对大河是极度依赖,出于对大自然的敬畏,人们往往会赋予大河“神格”,比如大河里面有河神,黄河也是不例外的。由此来看,在唐代甚至更久远的年代,人们对于黄河的认识以及敬畏跟今天是十分不同的。尤其是黄河面前数千里,又自高原而下,人们必然会想当然的以为黄河的水就是天上流下来,是神明对于人类的馈赠,因此是有这种认知可能的。
回归到诗歌本身,李白作为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,在他的笔下的诗词大多都颇具浪漫主义色彩,而且豪迈不羁。用“黄河之水天上来”来写黄河,也是李白自我张扬个性的外在体现。对此,我们不必去拘泥于“黄河之水天上来”的真假,而是需要去体会李白浪漫主义诗词的魅力。